经济下行,驾培行业新政策出台和“互联网+”都冲击着陪练公司,招生数量下滑、亏损等都是普遍现象,对陪练公司造成巨大影响。在国家的“互联网+”战略背景下,驾培新政策应运而生。可一些陪练公司经营者并不关注这些,而是观望,到处听取政策解读,关注政策究竟会达到什么程度,最后发现这其实并没什么卵用。全国乃至全球都在讲开放、放开,政策放开这个趋势不会改变。
在新的环境下,陪练公司要做的是掌握新趋势和新模式。垄断的温室被打破后,陪练公司该如何度过这残酷的洗礼?自然法则是适者生存,要想成为“适者”必须调整、变革,谁调整的快,谁就可能生存下来,观望、等待的必将被酷暑严寒扫荡。
随着驾培政策破冰以来,驾培市场的洗牌已经开始,未来哪些陪练公司将会被淘汰?
首先,陪练公司经营者无视外界变化,模式坚守不变。往往是一些规模陪练公司,自认为很牛,模式很成功,无人能够打败,殊不知已有太多的大企业被蚕食。今天陪练公司要想不被淘汰,陪练公司经营者必须快速跟上时代的步伐,更新观念,建立新模式等,否则必然会被干掉。
其次,不重视陪练公司品牌的塑造。以前陪练公司上至校长下至陪练老师员都是利润第一,服务能少就少,能免则免,所以驾培行业口碑不好,品牌影响力小。市场逐步放开后,由于陪练公司之间同质化严重,发生价格战是必然的。陪练公司摆脱价格战泥潭的最有效方法是树立自己品牌和特色,与同行区别开来。社群、圈子遍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,独特品牌也更好的满足了学员的个性化需求,所以未来有品牌的陪练公司将会打败无品牌的陪练公司。
最后,陪练公司经营者忽视团队建设,管理模式因循守旧。以前陪练公司的工作只要有人干,干好干坏无所谓,钱就赚到手了。今天,普遍讲究服务体验,用户口碑,还以原有的方式开展工作已经不行了,它需要一个优秀团队来支撑。如果没有稳固、高效、思维开放的团队,难以形成高体验的客户服务,另外也难以应对外界的各种冲击。同时团队决策者更要懂得互联网思维和模式,高瞻远瞩,才能让团队发挥更大威力。
另外是管理模式也严重的影响了陪练公司的发展,原有的制度、绩效、文化、组织管理等都存在诸多问题或不足,无法支持新的模式的落地,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,无法长期可持续性发展,急待通盘考虑,系统化升级。
驾培政策打破驾培市场垄断看起来是一场灾难,但对不甘平庸的经营者来说,是一个弯道超越的机会。在垄断市场下,想干也干不成,因为诸多限定因素,今天市场放开了,正好可以大展拳脚。
“互联网+”听起来很凶猛,好像要扫荡一切,事实上,他也是可以驾驭的力量,精明的经营者可以借助它给陪练公司插上翅膀,推动陪练公司成功升级。可能开始需要一定过程,当陪练公司经营者能够把握它的趋势,掌握它的规则、方法与模式时,陪练公司将会快速脱颖而出。
相信驾培行业这场灾难是短暂的,灾难过后必然又是生机一片。